自动车床、龙门
自动车床、车床等支撑件的钢板焊接,用钢板、角钢等焊接支承件,生产周期短,没有铸件的截面形状限制,可做成封闭件,而且可根据受力情况布置加强肋来提高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在保证动、静刚度前提F应使焊接件有简单的形状。由于钢的弹性模量约为铸铁的两倍,当刚度要求相同时,钢焊接件壁厚仅为铸件的一半,使质量减小,固有频率提高:但焊接结构在成批生产时成本比铸件高,因此多用在大型、重型机床及自制设备等小批生产中使用钢材能使支承件的质量轻些,但不应过分追求减轻质量而使壁厚太薄,以防止薄壁振动。钢的材料内阻尼较铸铁小,但机床阻尼主要取决于各零部件接合处的阻尼,材料的内阻尼影响不大。另外,焊接结构的焊缝本身还有阻尼作用,
自动车床采用焊接蜂窝状夹层结构及封闭式箱形结构可有效地提高抗振能力,并保证有高的抗扭、抗弯刚度。上述金属材料的性能可查阅有关手册。
自动车床、镗床等机床支撑件的非金属材料,目前,支承大件结构材料仍以铸铁和钢为主,但是,花岗岩、混凝土和环氧树脂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在大件上的成功使用,已引起机床行业的关注。支撑件的“比刚度”,是指结构的刚度与其质量之比(K/m)。比刚度高(刚度高而质量轻)的结构具有高的固有频率和好的抗共振性。随着现代机床工业的发展,支承大件的结构材料,正在由单一的铸铁结构向多元化的铸铁、钢板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结构的方向发展。
镗床、龙门刨床等支承件的刚度设计,支承件的变形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自身变形、局部变形和接触变形。例如床身,载荷是通过导轨面施加到床身上去的,因此变形包括床身自身的变形、导轨部分的局部变形以及导轨面上的接触变形。对于局部变形和接触变形,有时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占主要地位。例如床身如果设计得不合理,导轨部分过分单薄。导轨处的局部变形就会相当大。又如车床刀架和升降台
自动车床的工作台,由于层次很多,接触变形就可能占相当大的比重。设计时,必须注意这三类变形的匹配,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